设为首页|加入收藏|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筹备之路  征集工作  征集花絮
  •   开馆时间:

  •   8:30-17:00(16:30停止入馆)

  •   春、秋季学期每周一及法定节假日当天闭馆

  •   寒暑假期间取消周一闭馆

  •   春节期间除夕、初一、初二闭馆


  •   预约电话:

  •   博物馆 0451-86281516

征集——沈阳“两厂两所”

任晓萍 王文竹

606所和410厂是我国飞机发动机研究基地和生产厂家,由我校校友担任总设计师、副总设计师、总工艺师经过18年艰苦奋斗,研制成功的“昆仑”、“太行”大推力涡轮风扇航空发动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受到了党和国家的表彰。601所和112厂是我国飞机研制和制造厂,由哈工大校友担任主要设计工作的歼击机,目前已成为我空、海军现役飞机的主力机种。在这些厂所中工作着我校许多校友,有的多达百余人。

一、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410厂)

我们在厂门前办理了入厂手续,倪总开车来接我们。他首先带我们参观了集团公司的展室,又带我们参观了转包车间、组装车间、测试车间。现在的生产设备真先进,都是由计算机控制的自动机床。一小时以后我们来到了厂会议室,在会议室里我们见到了副总工程师、“太行”航空发动机总工艺师李保歧校友、原副总工程师庞庆华校友、原副总工程师周义校友、原部级专业带头人吴自然校友、锻造中心主任王少刚校友、焊接中心祝文卉校友。他们回忆了在校期间的许多往事,谈了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所取得的成就。

周义校友:我是1959年入学的,班号是5932班,入学时在二部(现丰华厂,原厂长翟兴富也是校友,是黑龙江省的有名人物)。毕业后分配到410厂,首先做售后服务,一干就是20年,1985年担任质量部副部长,1991年任副总,去年退休,现被聘为全国实效分析专家。

庞庆华校友:我是航空工程系,设计专业(当时的三系二专业),6032班的学生。前两年在二部学习基础课,从三年级开始到校部上课。住在一宿舍,工艺实习在120厂,毕业设计在汽轮机厂。我们入学时正赶上困难时期,到校第一件事就是到阿城农村劳动,割黄豆,当时是9-10月份,下了秋雨,一脚踩下去一尺多深,至今印象还很深。

老师对学生很好,很负责任。哈工大的学生朴素,爱学习,分到各单位都是技术骨干,这与哈工大长期以来养成的优良学风是分不开的。

在二部学习时,食堂吃的是份饭,用的饭盒很大,目的是能打下三两疙瘩汤。将饭盒放在书包里,当时流传“哈工大书包里盛碗”,还流传“工大学生三件宝:书包、坐垫、饭盒”。有的学生将饭盒挂在食堂。哈工大的学生穿戴与哈医大等学校的学生不一样,很多学生都穿着带补丁的衣服。在1960年困难时期,学校考虑如何振奋学生的精神,就由学生会组织,坐着小板凳在宿舍的走廊里收听容国团获中国乒乓球第一个男单冠军节目,夏天组织我们去太阳岛郊游。

1965年8月我们参加了在校园操场建游泳馆的劳动。

我到410厂已经41年了,在设计科、设计处工作过,从事发动机、压力机部分工作17年。1981-1983年去英国进修,回厂后任设计处副处长、正处长,后任公司副总,主抓型号,从1985年后搞了一些新的型号研究。1996-2006年搞了几个型号发动机,负责“太行”试车。感觉到“研制的整个过程是奋斗夹杂着眼泪”。走了很多弯路,经历很多困难和挫折。我曾获得一等功和国家级证书。1989年10月任大东区政协常委、市政协参事。这些都离不开学校的培养,在学校打下的良好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李宝崎校友:我是从河南以第一志愿考入哈工大的,1961年9月报到。当时是困难时期,不过我是从比较困难的地区来的,感觉不出困难。我只是觉得航空有趣,就报了这个专业。当时我还在农村抗旱呢,接到通知考上了哈工大,到学校一看30%-40%的学生是农村来的。学满5年,1966年9月毕业,因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中央来了文件让我们留校闹革命,一年后分配,但1967年也没分,1968年才分配的,3月到工厂报到。

在学校的感觉,哈工大的校风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穿补丁的衣服比比皆是,刻苦读书蔚然成风,假期也不回家,我只回了一次家。利用假期去勤工助学,到清河农场参加劳动,是学生会组织的,蚊虫很多,很多的学生都去过。记得我们坐着能装500人的大船,一宿就到农场,那时真是朴素、刻苦、勤劳。

当时是配给制,发票给一斤饼干、二两白糖,平时不够吃,去买带食品。哈尔滨是最早喝啤酒的城市,我们没喝过几次。

我们经历过“四清”,1965年由彭云书记带队,61届首当其冲,拜泉是“点”上(深入大队)、阿城是“面”上。去了4个月时间,与贫下中农打成一片,使干部“洗手、洗澡轻松下楼”。我们是与省财政厅的干部一起去的,这段印象很深,吃小米饭、干菜,学生们都坚持下来了。四个月后很多干部都“下楼”了。学生们认真进行工作,“四清”回来后,1965年6月18日我入党了,这段我没觉得很艰苦。

分到410厂以后,在技术科工作过,担任过车间主任、厂长、技术工程处副处长,1990年以后与“太行”有联系了。1987年4月-11月去美国培训,1993年1月任副总,主抓“10A”正式立项,一干就是18年,从原型机开始13年,经历了4个批次的试制,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艰苦奋战,困难重重。从哈工大上学起一直干这行,能为航天做点什么,觉得很欣慰。

吴自然校友:我是6194班的学生,1966年毕业的,杨士勤是我的辅导员。哈工大培养了我们良好的作风,艰苦奋斗的品格,严谨的教学使我们具备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到工厂以后,不论在哪一领域都不逊色。

我们进校时是困难时期,很艰苦,参加很多劳动,得到了锻炼。

毕业的当年我考了研究生,文革打破了我的梦想。

1966年底我参加了步行串联,到了延安,走了不少城市,61级和63级成立了一个党支部,走到一处给一毛钱四两粮票。访问了农民,了解了社会。在太行山,看到那里很贫穷,一天两顿粥,小孩没有裤子穿,印象很深刻。在昔阳大寨,我们送的礼物是10担粪,陈永贵接见了我们,当天人民日报作了报道,这些对我们一辈子的工作很有好处。

刚一入学时,没有宿舍住在大体育馆里,校领导吕学坡来看我们,问谁是年龄最小的,当时我16岁,被推了出来。我感到艰苦没有坏处,磨炼了我们的意志。

我搞了一辈子科研,在省国防工办干了十多年,做过技术开发。我这辈子的愿望是我自己研制的东西能在天上飞,我就满足了。

我们绝大部分人,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发挥了才智,做出了每个人的贡献。

倪国雄校友:到工厂以后,1995年担任科长、1997年任总师办主任、1999年任老总、2000年任副总师,负责生产,获得过一、二、三等奖。

大学的生活给了我很好的锻炼,我是上海人,身体弱,我坚持了5年的冷水浴,身体强壮了。

第一年来哈没有棉鞋、棉衣,假期我打过工,推过车,一个月得到90元钱,学费等就有了。

哈工大学生作风正、人品好、实事求是。我们的工作承担着很大压力、风险,但我们无怨无悔。

我们向校友们介绍了母校筹备博物馆的情况以及史料和实物的征集要求。最后确定由祝文卉校友担任征集工作的联络员,负责校友们的征集工作,他们还决定马上整理《校友名录》寄给我们。

二、中国一航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606所)

在张恩和校友(“太行”航空发动机总设计师)的办公室,我们见到了“太行”的副总设计师刘国玉校友、张连祥校友、室主任杨兴荣校友,宣传部的李晶雪同志。他们很热情,我们就博物馆的征集工作进行了讨论,最后商定:

    1.研究所为母校提供一份《哈工大校友名单》并负责做宣传工作。

    2.由研究所召集所内全体哈工大校友在所门前拍摄一张集体照片。

    3.由研究所宣传部提供哈工大校友在工作中的事迹材料。

    4.由研究所提供有关哈工大校友工作的照片。

    5.为母校博物馆提供“太行”发动机模型。

  之后,刘国玉副总和李晶雪带我们参观了试制生产车间,使我们对“太行”发动机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

三、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601所)

在研究所科技部办公室,原副所长施荣明校友、原工会主席徐德起校友、原总体室副主任刘孟诏校友、副总工程师黄昌默校友、助工谢引花校友、科技部副主任杨抗美、所办秘书吕阳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很快进入主题,经过充分的讨论确定:

    1.捐赠校友参与研制的“歼8”“歼11”系列飞机模型(1.2米)。

    2.提供校友名单,帮助宣传发放征集启示。

    3.召集全体校友拍摄一张大照片。

    4.负责整理校友事迹材料。

在施所长的积极组织下,601所校友的工作效率非常高,在我们离开所的第二天,他们就完成了拍摄全体校友合影的任务,我们刚回到学校,就将大照片、研究所简介从网上发到了学校,今天又将照片、简介、《校友通讯录》寄到了学校,就有关问题刘主任还来了几次电话。

在座谈中黄总说:我是1957年入学的,班号是5731-1班,工程经济系,1959年春天成立二部,每个班抽两名好学生到航空系二年级,我们是第一届航空毕业生。除了留校两名其余的大多数都到601所了。

航空系当时在学校是三系,飞机专业5931-1,5931-2、发动机专业5932-1,是1959年入学,1964年毕业。

学校的基础教育很好,数学是老教授讲,讲师只是负责辅导,航空系的老师是年轻的,教学质量高,实验设施好,资料丰富。   

四、中国一航沈飞集团公司(112厂)

这个工厂的老校友80%已经退休,年轻校友近30人。厂原党委书记郭新华校友、还有一位副总是校友,现已退休。厂办主任、人事处长接待了我们,为我们提供了哈工大校友的名单,并找了7位校友进行了座谈。我们与郭书记通了电话,他同意以后可以帮助做征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