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筹备之路  征集工作  征集花絮
  •   开馆时间:

  •   8:30-17:00(16:30停止入馆)

  •   春、秋季学期每周一及法定节假日当天闭馆

  •   寒暑假期间取消周一闭馆

  •   春节期间除夕、初一、初二闭馆


  •   预约电话:

  •   博物馆 0451-86281516

北京征集(七)

任晓萍 王文竹

我和文竹于2007年1月30日至2月7日在北京进行了第15次(北京第9次)的征集工作。在出发前的一段时间里,陶丹梅老师多次辗转地电话联系到了十几位知名校友,并在我们出发前,又一次次给校友本人或校友家属电话确认征集物品和时间,然后将征集线索整理得清清楚楚。多次电话联系,他们都按照我们的要求准备了有关史料和实物。出发前的充分准备,是本次征集工作之所以收获比较大的一个基础。

在北京的6个有效工作日中,我们分别拜访了14位校友,并于2月6日参加了北京校友会组织的迎新春校友联谊会,见到了200余位知名校友,并在会上将哈工大博物馆的有关筹备情况作了简要的汇报,向他们发了哈工大博物馆致每位校友的信。

这次征集共收到史料和实物444件,其中文字资料29份、专著译著等50本、照片52张、电子照片275张、实物11件、光盘3张、证书24本。

这次拜访的十几位知名老校友中有中共哈工大地下党校友4位、1949年至1950年抽调出的空军和东北工业局的翻译校友9人。

一、老校友

刘宗唐校友:

这位老校友今年已经95岁了,除视力较低外,其他方面还可以,他和家人非常高兴地接待了我们,他是北京建工学院的老专家教授。刘宗唐1937年毕业于哈工大土木系,在抗日战争期间,在开辟印新国际运输线中参加了踏勘及试运行。这条路是当时运送国际援华物资的唯一通道。他们翻越了喜马拉雅山和喀拉崑仑山脉,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深远和悲壮的运输。刘宗唐他们这次运输由法国留学回国的陆振轩任领队,刘宗唐担任主要技术人员,有驮工170余人,马、骆驼、牦牛800余匹。这条运输线从印度到新疆叶城的驿运连续3年,即1942年——1945年,共运了6600套轮胎,使800辆汽车能够正常行驶。他还担任过苏联军事顾问视察前线的翻译,还曾是李宗仁的一级翻译。刘宗唐老校友将保存了多年的一档案袋宝贵的资料捐赠给了博物馆,其中有1943年在印新国际运输线他撰写的踏勘日记《列城至叶城驿运路线报告》;还有《越喀拉崑仑山自印度列城至新疆叶城路线踏勘经过》、《参加运进援华抗日物资及踏勘新疆国际驿运路线摘记》、《一、赴苏军用物资的采购与运输。二、新疆与苏联的贸易运输。三、新疆三区与苏联的贸易运输》等手稿。他还捐赠了一件非常有价值的展品,是他一直保存至今的在印新运输途中带在身边用来吃饭、喝水的小瓷缸。据他介绍,在驮运过程中,道路十分难走,一不留神就会掉下山去。他们当时运的主要是轮胎,喜马拉雅山上空气稀薄,每换一口气只能说出1—2个字。吃的也很紧张,喝的是雪水,10月份进山,往返共计55天。在这次运输中,牺牲了1名驮工,大家用石块将他安葬了。前些年新疆电视台为了将这段历史拍成片子重走这条路时还看到了冻在那里的这名驮工,尸体并没有腐烂,可见气温之低,条件之艰苦。他们用石块又重新把他的坟砌了砌。此外,刘宗唐还捐赠了他的译著《城市规划》、《建筑力学》等。

龚人放校友:

这位校友今年已经是92岁了,听力稍差一些,但人显得很精神快乐,现有时间还在编写剧本。他1932年考入哈工大预科,由于战乱于1935年到北平东北大学读书,曾参加过“一二·九”学生运动。他从事俄语翻译及教学工作60年,开创了群众性普及俄语的先河。他编的《俄汉文字翻译词典》(书和获奖证书捐赠给了母校博物馆)填补了我国此领域的空白,在翻译界树了一个里程碑,为中俄两国人民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桥梁。这次他还捐赠了不同时期的照片18张,1954年由龚人放翻译的哈尔滨铁路文艺工作团演出的剧本《绿街》,译著《深入勘探》、《嫁妆》、《云雀在歌唱》,编著《广播俄语讲座教材》,著作《乐观人生》,2001年的《中华英才》,第18期名人天下栏目的文章《译海架桥人》等。

刘唐领校友之子刘开元:

刘唐领祖籍湖南省农村,家里贫穷,上学晚,15岁小学才毕业,但他学习非常刻苦,在乡里、县里、长沙市和北京全都考第一名,在哈工大学习时也是一名成绩优异的学生。1937年刘唐领作为“中国欧洲实业考察团”的技术翻译,前往苏联,这个考察团的实际目的是向苏联购买抗日军用器材。刘唐领和飞行员一起学习,他作为中苏两国飞行员的翻译,研究苏联支援中国的飞机性能,他还曾被光荣地邀请参加红场观礼阅兵。抗战时期的九泉、乌鲁木齐、玉门、阿拉木图飞机场,都是刘唐领设计并负责施工的,建国前夕他又任中长铁路总工程师。1987年刘唐领撰写了《赴苏采购抗日武器的回忆录》,这次刘唐领之子刘开元将这本回忆录捐赠给了博物馆。此外还有刘唐领佩戴过的“中苏航空公司董事兼协理”的胸签以及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的工作证以及编著的教材等。

向熙扬校友:

这位校友已是第二次捐赠了,他将保存至今的上学时用的箱子和两床被子捐赠给了母校。小被子和箱子是向熙扬1952年从故乡贵阳带到哈工大上学时用的,大被子是当时班上的一位同学看到他的小被子太单薄,过冬有困难而送给他的,为此他非常感动,多年来一直铭记在心,这次在捐赠的同时他还写了一篇文章《同窗送暖 真情无价》记述了这个真实的故事。

二、中共哈工大地下党校友及校友子女

张耀庭烈士之子张丕基:

张耀庭,1937年参加革命,是哈工大地下党员,就读土木专业。1940年5月与第三国际联络时被敌人包围,自缢殉职,英勇牺牲。张丕基先生为我们介绍了他所了解的有关情况,并捐赠了我们一直没有找到的张耀庭烈士年轻时的单人照片、与同学的合影照片、张耀庭的烈士证明书等资料。

于开泉校友之子于尔铿:

于开泉是20世纪30年代初的校友,是中共哈工大地下党员,积极从事反满抗日活动,后被迫留学日本,在京都帝国大学攻读水电专业。光复后,他曾在沈阳中长铁路局任处长,1948年秋参加了保护城市迎接解放的工作。解放后参加丰满水电站的恢复和建设工作,任总工程师。1954年调北京水电建设总局,任副总工程师兼水电机械研究所所长,为我国的水电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文革”前是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文革”后是全国政协委员。这个家族中有五六位是哈工大校友,又是一个校友家族。于尔铿是哈工大57级电机系的学生,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工作,是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并被聘为哈工大兼职教授。于尔铿为我们介绍了他父亲的有关情况,提供了其父亲在哈工大学习、留学日本、校庆返校、从事水电建设事业、访日访苏、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会议时的电子照片169张。还有于尔铿的工作照片53张以及于尔铿的专著等资料。

罗西北校友之女罗渝:

罗西北校友是罗亦农烈士的后代。父亲罗亦农烈士,革命先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参与组织和领导省港大罢工和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1928年4月21日,因叛徒告密在上海被捕,牺牲于上海华龙,时年26岁。
    罗西北,1926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我国著名水电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他1947年至1948年在哈工大电器工程专业学习,1948年赴苏联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回国后历任燃料工业部北京水电勘测设计院主任工程师、刘家峡水电工程局(现水电四局)总工程师、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院长兼党组书记等职。2005年11月17日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79岁。

他的女儿罗渝捐给博物馆两本书,其中《我嫁了个烈士遗孤——记罗西北的水电生涯》是罗西北的夫人赵仕杰为罗西北而写的传记,用写实的手法描写了一位烈士遗孤成长为著名水电专家的过程。赵仕杰现在海南,我们已与她进行了电话联系,她答应回京后为博物馆翻找有关史料和实物。

三、抽调到空军和东北工业局任翻译的校友

温家琦校友:

温家琦1948年考入哈工大,1950年参军,在空军工作6年半,多次立功受奖,后调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从事导弹型号研制工作。1990年赴苏联工作近6年。她自幼喜欢文学,编著并翻译多部小说、人物传记和科普读物。她向博物馆捐赠了在空军任翻译时的照片7张、哈工大学生证和在空军立功等证书8个、《马克思的青年时代》、《孙中山与康德黎》、《俄汉军事大辞典》、《跋涉者的足迹》、《大时代的“小人物”》、《北极熊丛书》、《空军翻译耕耘录》、《中苏美抗日空战纪实》等编著译著25本。温家琦不但在空军也在陆军和海军工作过,她将保存至今穿过的海军和空军军装上的纽扣各一枚捐赠给了博物馆。

申扶凤校友:

申扶凤捐赠了1951年她在空军三航校训练处的全体翻译合影、1950年在三航校与战友们参加劳动时的照片、1952年申扶凤在三航校制图室里工作的照片、他还捐赠了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训练部编印的为她的空军翻译工作以及后续工作立下功劳的《俄语简明航空字典》。申扶凤的父亲申钟岳是20世纪20年代中共哈工大地下党员,从事学生进步活动。他在学习和工作之余一直研习拳术健身,她捐赠了父亲用过的《静功缠丝太极拳》、《形意拳术》、《梦溪笔谈》等书籍。

高日升校友:

   高日升校友捐赠了1950年他在空军第一航校同飞行小组学员的合影、1953年在沈阳第八航校进修飞行原理和飞机构造等课程时的照片、1960年12月从部队返回母校学习时戴校徽的照片、他使用过的计算尺、制图仪器、绘图笔、哈工大预科高级班的学生证、校徽,还有他1950年从学校刚调出作翻译当月购买的哈尔滨电车月票、1953年在第八航校学习的毕业证书、1984年在航天工业部立功的证书、哈工大1963年和1984年的毕业证书、1967年“文革”中下放劳动使用的瓷缸、在空军作翻译时和后来工作中一直使用并保存至今的《俄华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