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筹备之路  征集工作  征集花絮
  •   开馆时间:

  •   8:30-17:00(16:30停止入馆)

  •   春、秋季学期每周一及法定节假日当天闭馆

  •   寒暑假期间取消周一闭馆

  •   春节期间除夕、初一、初二闭馆


  •   预约电话:

  •   博物馆 0451-86281516

北京征集(九)

任晓萍  叶香玉

这次征集工作一共4天(2007年9月26—29日)。

我们去了305医院看望了我校老抗联战士李桂林。他目前已卧床,但看起来精神不错,多数时间头脑还很清楚,能说话表达。我们跟他说要把他的奖章、照片等放到学校博物馆里时,他高兴地笑了。

另外我们还拜访了15位校友。收到史料和实物共计130件。其中有:“文革”时“长征队”学生串联在校友焦裕禄墓前的合影、1958年从各系抽调出来做小教师的全体学生合影、由我校青年教师王世泽和屠大燕等翻译的俄文教材《水利学、水文学、水文测验学》,这是当时全国这个领域的第一本教材,还有从20世纪50年代保留至今的毕业纪念册、获得全国奖励的奖章2枚以及多本证书、保存完好的“哈尔滨工业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的校徽1枚。

校友阎世云在哈工大工作时,是“商量”写作小组的成员,他将发表的文章收集起来起名《小菜集》。“文革”时被抄家抄去,将“商量”二字用红笔打上了大叉。他把这本精心保存的《小菜集》捐给了博物馆。

涂逢祥、王美君夫妇都是校友,涂逢祥是“建筑节能”研究方面的创始人。他将多年来在这一领域所获得的有关证书,撰写的有关专著,与英国、法国、丹麦等国家合作的电函,文件合订本都捐给了学校。我们到朱育诚校友那里返还物品,他留我们吃了午饭,还用车将我们送到了昌平屠大燕老师那里,而且在朱育诚校友那里又有了新的收获,收到了两张2005年香港董建华先生68岁生日在北京饭店合影照片、朱育诚夫人邓燕萍(校友)为刘永坦研制的我校第一台无线发射机进行广播试发时的老照片、由哈工大调整到高能所工作的部分同志合影照片。

我们还去拜访了1931年入学的老校友张宪祖,他已经92岁了,现有病卧床,经常连家里人也认不准,当听说我们是哈工大的来看望他时,我们又告诉他母校的博物馆要展出老校友的实物时,看他睁开眼睛,嘴角露出微笑。他的儿子、媳妇接待了我们,将张老读书时的记分册、20世纪30—40年代哈工大的校友录、张老的《我的工作回忆》手稿捐赠给了博物馆。

常彦卿是1933年入学的已故校友,读书时参加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反帝大同盟”,积极从事反帝救亡运动,是反满抗日的积极分子,被日寇列入黑名单,1937年由组织转移(保存有转移时与母亲的合影照片),后来参加了八路军。在延安他曾经给毛主席当过俄文翻译。他女儿将常老在延安翻译的军事方面的著作、回忆录《烽火忆抗战》、任震英和赵洵校友(他们是当时学生中共地下党员)1986年为常老写的《关于常彦卿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读书时参加中共地下党领导的“反帝大同盟”的证明材料》、刊登同周总理一起去苏联外贸谈判的报道和照片的俄文报纸等捐赠给博物馆。

孙境远校友1925年入学,已故,他的儿子、媳妇、夫人(90多岁了)接待了我们,谈话中我们发现他家有8位曾在哈工大读过书,是校友家族。

我们还带回了朱育理校友为博物馆制作的飞机(中国一航SU-27)模型,1959年他留学时在莫斯科火车站欢送应届毕业的中国留学生大会上代表留学生的讲话全文(俄文稿),毛主席1957年在莫斯科大学礼堂接见留苏学生时讲话等十几张珍贵的照片。